摘要:新华网南京8月17日体育专电(记者王珏玢)“原来这里的志愿者和我们一样喜欢五月天!喜欢做义工!”来到南京短短6天,来自香港的28岁青奥志愿者施玉妹已经“惊喜连连”。在青奥羽毛球、网球赛场上,活跃着40多位像施玉妹这样来自香港的志愿者,他们中...
新华网南京8月17日体育专电(记者王珏玢)“原来这里的志愿者和我们一样喜欢五月天!喜欢做义工!”来到南京短短6天,来自香港的28岁青奥志愿者施玉妹已经“惊喜连连”。在青奥羽毛球、网球赛场上,活跃着40多位像施玉妹这样来自香港的志愿者,他们中有的是服务过亚运会、大运会的“资深人士”;有的是头一次报名参加大型运动赛会志愿服务,虽然远道从香港赶来又“零报酬”,他们依然觉得南京一行“物超所值”。
“有人觉得当志愿者奉献很多,没有回报,不能理解为什么还要从香港来南京做志愿工作。真正亲身经历才知道,付出多收获更多,每一次志愿经历都教会我们很多新知识,让我交到更多朋友,这都是用钱买不来的。”施玉妹说,虽然来南京短短几天,但他们已经迅速和各地青年志愿者们“打成一片”。同是热心助人、乐于奉献的年轻人,相同比差异多、理解比隔阂多,趁着培训间隙,原本素不相识的各地志愿者一起去了夫子庙,新街口,还“膜拜”了“文艺范儿”十足的先锋书店,从香港来、服务南京,交到的是来自全世界的朋友。
除了结交五湖四海的朋友,24岁的香港志愿者许依珩还有更加“远大”的目标。从2009年开始,这位热爱运动的香港姑娘已经参加过东亚运动会、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的志愿服务工作。在她看来,这四次的赛事志愿服务是在为报名2016年里约奥运会志愿者,以及今后从事运动服务方面的工作做热身。
“从2008年北京奥运到现在,我不断参加大型赛事志愿工作,也关注各种比赛的筹备运行。我觉得这些年来,内地体育赛事的组织越来越成熟,人员分配、分工协调等各个方面越来越得心应手,我能学到的也越来越多。” 许依珩说。
按照赛程和香港志愿团队的返港安排,志愿者们26日回程前还有一天的空档。“现在那一天的行程早就‘爆满’了。好多人争着想带我们玩儿中山陵、玄武湖、鸡鸣寺……排都排不过来。接下来的日子,首先做好志愿工作,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友谊。”施玉妹说。